新车的侧面线条凹凸有致,整体呈现出硬派越野独有的力量感。车身尺寸方面,新车的长、宽、高分别为5070/1960(1976)/1930mm,轴距为2850mm,属于标准的中大型SUV。车尾方面,新车配备了外挂备胎+纵向分布的尾灯组,并且后备厢门也采用延续侧开式的设计。
21世纪经济报道特约记者 庞华玮 广州报道
中国资本市场正跑步进入ETF投资大时代。
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26日,ETF资产净值规模增长至约3.6万亿元,年内增长74%。
随着近几年ETF规模爆发式增长,投资生态圈随之生变。
机构布局ETF的路径,在同质化竞争中如何寻找出路?未来ETF的竞争格局如何演绎?
ETF大爆发
境内ETF市场发展已历经20年。
从2004年第一只ETF成立到2020年ETF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元,境内ETF市场用了17年,而后仅用了3年,到2023年底,境内ETF规模达到2万亿元规模,为2.05万亿元。
而2024年ETF规模再度井喷,仅用9个月,ETF规模跨过3万亿元大关。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ETF市场资产净值占全部公募基金资产净值的11%。
Wind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1月26日,ETF数量增加至1014只,资产净值规模也增长至约3.57万亿元。较2023年底的2.05万亿元增长1.57万亿元,增幅74%。
从结构上看,我国ETF市场以股票型产品为主,占全部ETF资产净值的近八成。股票型ETF从2023年底的1.45万亿元增长到2024年三季度末的2.77万亿元,增幅近90%,某种程度上已经完成了对主动权益产品的超越。
同时,股票型ETF全面开花,从宽基ETF,到主题ETF、行业ETF、策略ETF、跨境ETF,各类ETF都在增长。其中,宽基股票ETF引领市场扩容,连续三年资金净流入,机构资金持续增持。华泰证券数据显示,2024年三季度末规模指数ETF资产净值较年初大幅提升1.2万亿元,涨幅近145%。
在投资者角度,一手沪深300、A系列等宽基ETF,一手券商、科技、芯片、红利等主题ETF,成为A股投资人的常态。
对于2024年ETF规模大爆发,业内认为驱动因素有几个方面:一方面,在政策层面,2023年年底社保基金投资范围明确纳入ETF,2024年上半年,新“国九条”指出要建立ETF快速审批通道,推动指数化投资发展,随后“924政策”以来,刺激政策密集发布,市场快速反弹。另一方面,我国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日趋完善,A股市场的有效性逐步提高,也有利于指数基金发展。同时,ETF产品具备策略透明、交易便捷、费率低廉等优势,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偏好借助ETF布局A股市场。
此外,格上理财旗下金樟投资研究员王祎认为,监管层面也是近年ETF大发展的一大助力。
其介绍,监管层面对ETF的引导主要体现在优化信息披露规则、推动指数化投资发展、鼓励中长期资金入市、完善ETF市场生态等方面。一方面,监管层面对ETF的信息披露要求进行了优化,以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公平性。例如,对于ETF持股达到举牌线的情况,监管层正在研究优化或豁免相关规定。另一方面,监管层面对ETF市场生态的完善提出了指导意见,例如《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建立ETF指数基金快速审批通道,推动指数化投资发展”。相关政策或指引包括《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证券基金业务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证券基金业务指引》等。
头部玩家的策略差异
各大公募也顺应ETF大发展的趋势,凭借着积极的产品布局和投资者教育,令ETF逐渐成为投资人的主要投资工具。
Wind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已有54家基金公司发行ETF,截至三季度末ETF总规模为3.53万亿元。
ETF行业竞争格局相对稳定,头部效应明显。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ETF产品资产净值头部的基金公司排名变化不大,总体保持稳定。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共有12家基金公司的ETF规模超过1000亿元,它们组成了头部ETF机构。
其中,华夏基金以6640.04亿元、易方达基金以5976.74亿元、华泰柏瑞基金以4619.64亿元,位列ETF资产净值前三,占ETF市场的比例分别为19.4%、17.1%、13.7%,三者合计约50%,且较年初的42%进一步提升。
此外,南方、嘉实的ETF管理规模超过2000亿元,华宝、国泰、广发、博时、富国、华安、银华等基金公司的ETF规模超过1000亿元。
截至三季度末,上述12家头部ETF基金公司的ETF规模累计达到3.07万亿元,占全市场ETF总规模3.53万亿元的87%。
排名前5的基金公司的ETF累计管理规模占全市场规模的62%。而最受关注的股票型ETF,目前全市场规模约为2.77万亿元,前5家基金公司累计管理规模达到1.99万亿元,占比更是高达72%。
事实上,ETF头部效应突出,并且这种差距还在扩大。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年内易方达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南方基金等的股票型ETF规模都翻倍。
不过,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在ETF市场,基金公司的“打法”各不相同:有的全面进攻,单兵突进;有的注重资产配置,有的讲究均衡布局;有的大力发展宽基ETF ,有的重点布局行业主题ETF,还有的重心放在跨境ETF。
比如,易方达基金注重ETF均衡发展;华泰柏瑞以沪深300ETF一骑绝尘;华宝基金、银华基金的货币ETF规模占比较高;博时基金、富国基金的债券ETF规模较大;华安基金的商品类ETF表现突出。
对于发展ETF,多家头部基金公司各有各的策略。
易方达基金表示,未来易方达基金ETF业务发展的着力点首先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加强产品创新布局。其次,完善解决方案体系,提升投资者配置体验。再次,加强投资者陪伴和服务,探索创新业务模式。最后,推动国内ETF市场形成更加完善、更加健康的生态体系。
而博时基金对ETF产品的布局比较全面,主要是从考虑资产配置的角度出发,因为ETF提供了资产配置的底层资产,风险收益特征鲜明,博时基金要提供足够丰富的ETF产品的类型,为投资人提供丰富的投资标的,以更好地实现长期收益和短期风险的平衡。
在投资端,富国基金基于主动量化上的丰富经验,从主动量化的角度为被动产品的发展赋能;在为投资者服务方面,富国也借助了量化投研的力量,提供ETF策略小程序、ETF投资框架宣讲等服务,为客户ETF投资决策做辅助。
在ETF的发展方面,建信基金采取了双管齐下的策略。一方面,公司注重于创新产品的开发和布局,不断完善产品谱系,积极推动战略性和稀缺性产品的培育;另一方面,建信基金将ETF的发展策略紧密融入集团的整体养老战略中。
摩根基金作为外商独资基金公司,则希望借鉴股东摩根大通集团的全球化背景和视野,从多元化和专业化的角度,为国内客户前瞻布局一些产品,例如特色ETF产品。未来摩根基金一方面将在跨境ETF上前瞻性地去发掘海外投资机会,另一方面将扎根本土发掘一些有特色的策略主题ETF产品。
同质化的挑战
机构都知道ETF竞争难度很大,产品同质化严重,那么在激烈的竞争中到底怎么才做出差异,怎么胜出,ETF同质化竞争未来如何破局?近几年机构狂热地投入ETF,会不会导致下一波“大退潮”?
比如某热门的宽基ETF,市场上同质化产品有20多只,有业内人士认为,最终估计也就跑出来5家左右,“其他都是‘喝汤’或者‘陪跑’”。
一位业内人士感叹,“ETF营销竞争到现在,已经变成一个不怎么挣钱的业务,据测算规模到150亿~300亿盈亏才可能平衡,未来ETF退潮是肯定的,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其认为,在低费率的浪潮下,最终发展比较均衡的基金公司才可能生存得更好。比如虽然一家基金公司指数业务不挣钱,但是其他业务,比如“固收+”和权益规模比较大,最终比一些指数占比较大的公司要生存得更好。
“对于机构来说,就好比是‘第二十二条军规’,不做的话一点机会没有,错过了时代大趋势怎么办?做的话投入可能打水漂,得不偿失。”上述人士感叹,“关键是,大家都想免责,最终被裹挟着,中小机构也一起跟着卷ETF。”
另一家头部基金公司ETF负责人也坦承,近几年ETF确实发展非常快,大家都在同质化赛道上布局了一些产品。
但他相对乐观。“一方面一些指数产品确实是稀缺资源,还是要布局;另一方面,在公募基金领域,其实主动权益和固收产品在这两年,特别是去年的增量都不是很大,所以行业内大家改而发力指数产品,争取进一步提升规模;此外,这种ETF同质化的现象在海外同样比较普遍,但没有境内那么极致,是因为境内ETF发展得比较快,造成大的宽基指数产品多一点。”
但他不认同,当前机构狂热投入ETF会带来以后的“大退潮”。
其理由是,“因为大家都要配置好资产,像中证A500、创业板50、上证180等,其实它们都代表不同市场板块最核心的大宽基指数。而基础资产越多,市场的稳定性越高。机构发展这类产品没必要‘退潮’,因为最终投资还是要去配置权益资产,这些大宽基ETF本身已经代表非常好的资产。”
上述基金ETF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ETF的竞争非常激烈,但中长期看来,ETF本身还有非常大的空间,就是说每一家基金公司在自己的策略,自己的方法,自己的客户群体,自己的比较竞争优势上都有一定的竞争力。还远没有达到头部几家占比很高的时候,因此大家还都有机会,特别是头部ETF前20家,大家还在不断的努力过程之中,大家还在多元化的策略上,在差异化道路上竞争,在自己的优势上去布局相关产品。
对此,博时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总经理兼投资总监赵云阳接受采访时也表示,ETF作为工具,目前种类较为丰富,为满足各类投资者需求,各大机构也推出了基于不同投资策略的衍生类产品,突围之道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展开:
一方面,从纵向来看,指数化投资发展,特别是ETF,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内外部多部门协同,建设多方面能力:一是自上而下的战略整合能力,二是前瞻的ETF产品线布局能力,三是ETF运维与客户服务能力。
另一方面,从横向来看,ETF的马太效应在海内外都非常显著,原因是ETF需要资源和运维能力的较大投入,大公司这方面优势显著。因此,对于中小机构而言,应该与各家公司的基因及能力基础相结合,以差异化的战略参与到ETF的发展之中。例如,银行系基金公司由于股东、客群优势,发展债券类ETF可能更具优势。保险系的基金公司,由于股东方存在配置需求,可以更注重宽基、红利等ETF条线。
王祎表示,ETF的发展虽然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难点。ETF产品在投资策略、跟踪指数、费率等方面存在高度同质化,导致市场竞争激烈。ETF市场呈现“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头部玩家的游戏,导致资源集中,新进入者难以突破。
其认为,我国ETF市场交易制度尚不完善,部分ETF产品流动性不足,存在流动性风险。未来ETF的竞争将从产品创设延伸至产品运营领域,基金公司需要融合主动管理与产品创设,提供更优质的资产配置体验。ETF市场将从单一的单品竞争转向组合化、策略化的综合解决方案竞争,基金公司需要推出更好的ETF解决方案,帮助投资者配置好各类ETF。随着资本市场的开放和ETF国际化的推进,未来ETF市场将更加注重国际化布局,提供全球资产配置机会。
(编辑:姜诗蔷)股票怎样加杠杆
|